ISO14001認證
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和應用指南
更新日期:2017-05-05 11:48:17 已瀏覽:1934次
ISO14001/FDIS:2015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和應用指南 中文翻譯稿
0.1背景
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社會、環境的平衡。這也是當代社會的主題。
因為各種環境問題,逐步進化出了可持續發展、透明和承擔責任的社會期望。
所以企業需要進行系統化環境管理,以對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0.2環境管理體系的目標
提供一個系統框架來保護環境,對環境狀況做出反應,使其與經濟社會的需求保持一致。 通過一系列規范化的要求,幫助企業達成環境管理的預期目標。
通過環境管理的系統方法使最高管理層獲得持續的成功,并通過如下方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保護環境,預防或者減少不利環境影響
減輕潛在的對環境條件和組織本身的不利影響
幫助組織實現符合性義務
用生命周期的觀點控制或者影響與組織的產品、服務相關的設計、生產、分配、消耗、處置等過程,以便預防不利環境影響。否則,現實中很容易發生偏離
通過實施正確的環境選項,實現經濟效益,加強市場地位
與相關方交流環境信息
標準不額外增加組織法律責任。
0.3成功因素
所有層級的承諾,尤其最高管理層。
組織可以充分利用機會預防或者減輕不利環境影響,提升有利的環境影響。尤其是從市場競爭和戰略發展角度考慮。
最高管理層可以通過把環境管理整合進商業過程、戰略規劃,并將環境風險和機遇與經營重點擺在同等地位,將環境管理組織構架整合進全面管理體系中,對組織的風險和機遇進行有效的管理。
可以向相關方展示一個成功的環境管理體系。
標準未規定最優的結果,標準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
環境管理體系復雜程度根據組織不同(環境影響、符合性義務、范圍、組織狀況)而變化。
0.4 PDCA
內部和外部的問題,組織的背景情況相關方的期望。
0.5標準內容
本標準準遵守ISO組織的要求及標準格式。這些要求包括ISO標準中更高等級的結構要求、核心內容的一致性、核心定義術語一致等,以方便標準之間的整合。
標準不設定特異于其他幾個體系的特殊要求。標準讓企業可以用通用方法和基于風險的思維方法把環境管理體系和其他體系要求整合起來。
標準提供了一些要求,用于評價符合性。展示符合性可從如下方面執行:自我聲明、第二方審核、委托審核、第三方審核。
分享: